遇到肩脖疼痛跌打風濕之類情況,很多朋友習慣用膏藥止痛,但夏季來臨人體容易出汗,貼膏藥稍有不便,便容易瘙癢滑落。下面為大家詳解一下夏季貼膏藥的注意事項。
膏藥類型有多種
準確使用膏藥,要了解如下知識,膏藥一般分兩種即硬膏藥和橡皮膏藥,貼硬膏藥(也稱黑膏藥),先在紅腫痛部位,用80%酒精消毒,或用生姜片擦拭,再將折合的膏藥攤開,放在小火上烘軟后貼上,如出現患部發癢時,需在膏藥外面按摩,如果不見效,可將膏藥揭下,用酒精棉球涂擦發癢處,再將膏藥加溫貼上。貼橡皮膏藥,應先將患處用酒精棉球擦凈,撕去膏藥上的薄膜進行貼敷。但如皮膚發生糜爛及外傷合并感染者,不宜貼用。膏藥中常含有芳香走竄的成分,因此孕婦要慎用,尤其忌在臍、腰、腹部貼用。
膏藥不可“通用”
由于每種膏藥都有其獨特的藥理作用,不可隨意“通用”。那么夏季貼膏藥應該注意什么呢?夏季氣候炎熱,皮膚容易出汗,貼膏藥前需要做好皮膚清潔,更利于膏藥貼服,可用熱毛巾或生姜片將患處或穴位處的皮膚擦凈,等干后再貼。貼敷的時間不要太長,最好晚上睡前貼,早上起床揭掉。貼敷在關節活動部位時,一定要使關節收綣到最小位置,使關節外部皮膚繃緊,這樣貼敷后關節活動時不宜脫落。貼膏撕離后,避免立即洗浴,最好間隔三十分鐘以上。這樣可以使毛孔完全收縮。否則遇水皮膚會出現刺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