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打針吃藥相比,使用膏藥無痛苦,方便易用,更容易為人們接受。膏藥應用之廣泛,小兒、成人、老人,無一不成為它惠顧的對象,特別是常有腰酸背痛的老年人,更是對膏藥情有獨鐘,家中常備。
用膏藥外敷治療疾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人類的祖先就發現用某些植物的樹葉,樹皮或草莖之類來貼敷傷口或疼痛部位,可以減輕疼痛或止血,甚至能加速創傷的愈合,通過經驗的不斷積累從而產生了貼敷療法。
由于貼膏治病,操作簡單、取材方便、費用低廉、安全無痛苦,因而最易被人們所接受。加之貼膏治病范圍廣泛,早已成為人們最易接受的治療方法。特別是;碱i、肩、腰、腿痛等慢性勞損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對膏藥更是情有獨鐘,膏藥巳成為居家旅行必備之物。
膏藥經皮膚發揮大作用
貼膏療法是中醫臨床中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是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及中藥的功效、主治與歸經的原則,充分調動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大復方,以發揮藥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藥直接敷貼于體表,而制作膏劑的藥物中大多氣味具厚,再加入辛香走串極強的引經藥物,通過滲透入皮膚,內傳經絡、氣血、臟腑、起到調氣血、通經絡,散寒濕,消腫痛等作用。
膏藥的種類繁多,綜合古今膏劑,除去內服煎膏,外用貼膏大致分軟膏、硬膏、敷膏三大類劑型。
軟膏 人們習慣稱它為“藥膏”或“油膏”。是用植物油、蜂蠟、凡士林或動物脂肪等作為基質,配上中藥而制成。對皮膚具有保護、濕潤、潤滑作用。也有些膏藥中的藥物可透皮吸收而發揮全身作用。這種劑型藥店有出售,在中醫院運用較多,特色突出,療效肯定,患者樂意使用。
硬膏 制作過程比較復雜,多由特殊工藝制作而成的近似固體的劑型。使用時需加熱軟化后攤在厚布、牛皮紙或狗皮上貼于患處或穴位的外用膏劑。此類硬膏藥具有局部或全身的治療作用,根據基質和制作工藝不同,有鉛膏藥、松香膏、橡皮膏、狗皮膏、巴布膏劑等。硬膏劑在中醫院使用較多。
敷藥膏 是將配制好的中藥粉,用各種液體作基制,調成糊狀及軟膏狀,攤在沙布上貼敷患處或一定的部位。這類劑型制作較簡單,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調配使用,敷藥膏在中醫院使用最廣泛。
隨著膏藥理論與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后人在繼承的基礎上,經過臨床經驗的不斷總結,對膏藥的配方,制作工藝不斷改進,膏藥的療效也更加提高,應用范圍更加廣泛。特別在劑型上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改革,目前市場上已出現新一代的不同配方膏藥劑型,這些貼膏巳廣泛運用于臨床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