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Hypertension)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疾病,世界各國的患病率高達 10%-20%,并可導致腦血管、心臟、腎臟的病變,病因不明的高血壓者稱原發性高血壓或繼發性高血壓。 多種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壓升高。心臟泵血能力加強(如心臟收縮力增加等),使每秒鐘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種因素是大動脈失去了正常彈性,變得僵硬,當心臟泵出血液時,不能有效擴張,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過比正常狹小的空間,導致壓力升高。這就是高血壓多發生在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壁增厚和變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于神經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動脈可暫時性收縮同樣也引起血壓的增高。
中醫將高血壓納入“頭痛”、“眩暈”等范圍,認為是肝腎陰陽失調所致。我們根據中醫理論和經絡學說,運用辨證和辨病相結合的方法,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精選出有降壓之效的中藥,敷貼在諸經百脈相通的“神闕”穴(即臍中),以調和陰陽而達“陰平陽秘”。同時,通過經脈的作用,使藥物直至患病的部位,達到防治高血壓病和腦血管病的目的。
穴位貼膏藥的具體做法是:取具有益肝補腎、活血通絡的中藥牛膝、川芎等混合后研成細末,置干燥處備用。在貼膏藥時,必須取仰臥位,并定準穴位,用酒精棉球將“神闕”穴擦干凈,取藥末5~10克放在穴位上,使藥物貼穩,再用香桂活血膏或紗布和膠布固定,保持3~4天,10次為一個療程。
一般病人經過1~2個療程治療后,頭痛、眩暈、心悸、乏力、四肢麻木等癥狀便減輕或消失,血壓明顯下降并逐步穩定。其中部分伴有高脂血癥的病人,血脂大多降低,同時還有較好的減肥功效。
穴位貼膏藥對病程較短的早中期高血壓病人療效好,對嚴重的高血壓病也能起到緩解癥狀的作用。其方法簡便,降壓效果既快又好,未見副作用,是體弱多病,不宜多服降壓藥或久服不能耐受者的可試之法。
不過,穴位貼膏藥主要適用于原發高血壓病,對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壓效果不佳。另外,在接受治療期間,應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多吃蔬菜、水果,提倡低鹽、低脂肪飲食,戒煙酒和其他刺激性食物,同時力求勞逸結合,保持足夠的睡眠,并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果血壓較高,還可同時配合針灸或其他方法治療,以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