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張先生摔傷后,自己貼上了止痛膏藥,不料幾天后疼痛加重,被診斷為骨裂變錯位。專家分析,張先生摔傷后很可能只是裂隙性骨折,因未及時固定和治療導致錯位,病情加重。
68歲的余先生騎自行車時不慎摔傷,右腳足踝處疼痛,爬起來后感覺疼痛不是很明顯,于是買來膏藥貼上以緩解疼痛。但3天后,他感覺疼痛加重,貼膏藥處瘙癢,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右足外踝裂隙性骨折,并伴有錯位。
專家介紹,很多老年人摔傷后,首先想到的是貼膏藥,疼痛加劇不能活動時,才想起來看醫生。在未做出明確診斷前,自行貼膏藥是很危險的,因為膏藥都是通過改善循環等方式來緩解疼痛的,起不到治療疾病的效果,亂用膏藥會掩蓋病情。
臨床還發現,很多中老年人腰腿疼痛都依賴膏藥治療。其實,很多疾病都可表現出疼痛癥狀,如有疼痛等不適癥狀,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曾錦鯉
低血糖患者
謹防心律失常
無癥狀性低血糖發作時,經常伴隨著無癥狀的室性心律失常。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的哈內費爾德博士及其同事2012年12月公布的這一研究結果也許可以解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發生低血糖時,為何經常發生猝死。
哈內費爾德博士介紹,該研究將確診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受試者集合起來,并持續監測了他們皮下組織中的血糖水平2~5天及心電監護5天;颊咂骄挲g68歲,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約在7.3%左右,都已采用了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治療。
動態血糖監測系統記錄顯示,這些受試者平均發作低血糖事件2.6次,嚴重低血糖事件1次。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輕微低血糖事件,發作時沒有癥狀,也會同時伴隨有室性心律失常。在持續較久的低血糖過程中,心律失常事件的發生大大增多。維也納醫科大學的霍爾格博士認為,有必要對此保持謹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