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配方通常分為兩種,即藥物配方和基質配方。藥物無疑是決定產品效果的關鍵,基質則是決定成型與性狀的關鍵;|并不具有療效,但基質卻對療效有著深遠的影響;|的優劣決定著藥物的直接吸收能力以及對皮膚的親和力。
膏藥的藥物配方多以傳統中藥為主,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有部分制藥企業在發展西藥外敷劑型。中藥配方跟湯藥一樣,講究君臣佐使,即藥物中起主治作用的為君,起輔助作用的為臣,膏藥多以治療或緩解風濕骨痛為主,膏藥配方中也是以針對該類病狀的藥物為君,至于臣藥則是多以針對可能引起該種病癥的原因或緩解癥狀的周邊藥物為主。民間配方以及已經上市的膏藥配方多不勝數,具體的配方絕不是一成不變的。匯總來說,中藥配方講因病施藥和因人施藥,一個固定的配方并不能確定其優劣,也不存在劃分出三、六、九等。
基質配方不同于藥物配方,基質配方是可以直觀的得到體現。一種好的基質配方做成的膏藥首先從外觀及性狀上就能輕松分辨。好膏藥基質的三要素就是美觀、易溶、低致敏。美觀是產品給人的第一直觀感受。易溶代表著膏藥的釋放能力,也就是人體能否吸收的關鍵。一塊鐵板貼敷著人體即使它富含著巨量的有效成分想必也是枉然。低致敏是一種良好的用戶體驗,雖然外敷產品永遠無法排除過敏現象,但更低的過敏率能極大的提高患者使用意愿。同樣的使用療效,消費者永遠選擇副作用更小的產品。我國膏藥基質配方一直在進步,從傳統的油質膏逐漸演變發展到今天多種膏藥基質。其中水性膏藥(水膏藥)的誕生從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膏藥不好解決的如:外觀、易溶、低致敏等問題。算是膏藥配方上里程碑式的發展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