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在風濕骨病、軟組織損傷等引起的疼痛上應用廣泛,并有著非常悠久的傳統歷史。膏藥是一種將傳統中藥與基質混合,熬制成膏狀的貼敷劑產品,有著使用方便、不傷害肝腎、止疼見效快等優勢。那么長期貼膏藥有副作用嗎?答案是肯定的,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長期使用都會產生副作用,膏藥也不例外,簡單總結長期貼膏藥的副作用有如下幾點。
一,過敏反應
雖然目前膏藥產品都是采用了醫用壓敏膠技術作為膏藥基質,但依然不能保證對所有患者不致敏,個別過敏體質人群長時間貼敷膏藥后會導致過敏現象,目前的醫用壓敏膠技術壓敏率最高為98.37%,也就是說,通過醫用壓敏膠技術生產的膏藥平均每100人里有2人有過敏或過敏現象發生。貼膏藥過敏現象主要表現為:1,皮膚紅腫。2,瘙癢。3,患處出現紅點甚至水泡。
二,透氣性底下
眾所周知,人體皮膚組織布滿毛孔,每一個毛孔都需要充分透氣,而膏藥敷于皮膚外表阻擋了皮膚透氣,長時間貼膏藥就直接導致皮膚的透氣性底下,產生因皮膚不透氣而導致的其他癥狀。
三,耐藥性
任何藥物在不能充分治療病癥時,會導致病菌產生耐藥性,膏藥也一樣,如膏藥的藥效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治療病癥,而又長期貼敷就會產生耐藥性,患者會發現所貼膏藥越來越不足以壓制疼痛,需要增加更大劑量。
綜上,選擇膏藥類產品務必注重三點
1, 選擇致敏率低的膏藥產品。如:膏藥基質壓敏技術。
2, 選擇透氣性較好的膏藥產品。如:帶孔眼或微孔膏藥。
3, 選擇藥效較好的膏藥產品。如:了解該膏藥是否能快速起到治療作用。
閱讀過此文的人還瀏覽了
眼睛:其實不想離開你